写生中国*三友画廊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46|回复: 0

+++女体雕像——杨洋的都市女性群体画像

[复制链接]

49

主题

54

回帖

333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333
发表于 昨天 00:4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韶华时代

140cm×320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4年

一个女体的日影打在古老的墙壁上,墙壁斑斑驳驳,透露出时间的久远,而那名女性竟是十分摩登。不仅如此,还十分奔放,有力量,衣袂流转之间都是女性精神上的光辉!这样的质地,使我想起民国作家穆时英所创造的那个形象——白金的女体雕像,“窄肩膀,脆弱的腰肢,纤细的手腕和脚踝,高度在五尺七寸左右。”

韶华时代(局部·1)

韶华时代(局部·2)

同样是典雅与质地坚硬,穆时英的女体是苍白、僵硬的,而杨洋笔下的女性则是透气的,呼吸可闻,携带着画家彼时创作她的那份想象力和生命气息。

韶华时代(局部·3)

对于文学与美术作品,在它们之间能够互通的那部份信息,是非常耐人寻味的。作品的背后都是人,画面较之文字似乎更能烘托出一种氛围,但却不容易到达文字所引起人的想象那样深广的时空。

韶华时代(局部·4)

但是杨洋的作品做到了,她对于形象的开创十分敏锐,又以绘画特有的语言支撑起了它的隽永格调,从画面到画面的背后,都是十分立体和有厚度的。

韶华时代(局部·5)

所以,我称这些作品是白金的女体雕像。

先说画面。她所开创的形象与她本人都很像,或者是,另外的很多个杨洋在这里被唤醒了。

执子之手

172cm×85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7年

这里是她的独一个世界。她的质地不是白金的,她的质地与微尘更加接近,是可氧化的,和光同尘的,与时间同呼吸共命运。她作画用的材料更多是来自矿物质颜料,一些细小的粉尘,既有普通的石青、石绿、朱砂、雄黄,也有一些银箔铜箔等金属类的。在她工作室的地上,这些颜料的调色盘、碗铺了一地,它们本身就在与水与时间发生关系。画家使用这些材料来塑形,是用一种发掘材料潜藏的本质,并达到创作的形象中,是一项高超的艺术转化技巧。

远古的记忆

172cm×85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7年

搞创作都是比较纠结的,尤其是女性艺术家,但是在她的作品中,你看不出有多少技术上的纠结,她是一个勇敢的人,有点莽撞。她的画里绝少取巧的东西,画不出来就不画,或者先冲过去再说。这使她的画看起来特别舒展,有透气性。特别是她近两年做的一些抽象系列的作品,放弃了她最擅长的造型,让材料在画布上横冲直撞,真是元气十足。

足音

132cm×72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5年

这部分作品感动人的是画的气息。

我喜欢的是她那些有山体的女性形象,她将眼光看向了自然。山体、石头是坚实的,花也是坚实的,整体色调是偏暖的,以黄为主,使画面达成了一种现代的典雅的格调。

看完画面,再看她画面背后的东西。

惊鸿

132cm×72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5年

我们说一个作品好不好,就是看它能不能抵御住时间。四五年前的一张画,现在拿出来看,还是很坦然地伫立在那里。那么,这张画就配得起它的时间。

境·1

85cm×70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8年

杨洋的画就是这样。正如她所说的:“世界的本质是一粒微尘,人也如此,画画是画出敬畏之心,对于这个世界、对于正在流逝的时间。中国艺术讲究超越时空,返归自我,敬畏时间又要超越、抵御时间。”

境·2

85cm×70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8年

即使是画里的一粒微尘,它们本身也是在磨砺时间,呈现出它们沧桑的样子。世界的本质是一粒微尘。她的画里有这样的敬畏。

春将至

232cm×192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4年

我觉得她本人的性格里就有一种坚实,又善于捕捉一种女性的灵动的敏感,这是她的艺术上的才能。当画家与自己的创作接上的时候,往往就能创作出一种出其不意的东西来,而用综合材料绘画,最大的魅力也在于此。你永远不知道材料所指引的下一步在哪里。

春将至(局部·1)

可以说,艺术家是创造的,也是被创造的。艺术的本质是物我合一。虽然综合材料绘画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,但我认为它还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国画。一样是有笔,有墨,有水,其视觉上的婉转精微的精神恰恰是利用水来达到的。只是她的绘画更突出材料的质感,这种材料甚至是一种性感,那是唤醒了物质内在的生命力所达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力。

如意

180cm×70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16年

她的人物接近一种铁的气质。都说铁血柔情,铁骨铮铮,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铁最坚贞。坚贞,而且腐朽,而且臣服于时间。所以,锈是变幻了形式的生命,既逝,也获得了永恒的意义。

一粒微尘也是有生命的。这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。即使是一粒微尘,有时候也是对时间的致敬。

(文/尚晓娟,来源:[url=]七零后水墨[/url]

都市新语

220cm×220cm ║ 纸本,矿物色、箔 ║ 2024年

都市新语(局部·1)

都市新语(局部·2)

隐逸空间

240cm×240cm ║ 木质框架、绢、纱、麻、植物矿物土质颜料、箔 ║ 2024年

静观(展览现场)

835cm×208cm ║ 绢、麻纸、植物·矿物·土质颜料、金银粉、箔 ║ 2020年



艺术家简介

杨洋

2008-201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,获硕士学位。

1991-1995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,获学士学位。

作品曾获第十二届、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银奖,第三、四、五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作品(最高奖项)。

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、美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。

文章、作品曾发表于《美术》《美术研究》《美术教育研究》《美术界》等刊物。

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。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。

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懒得打字嘛,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【右侧内容,后台自定义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写生中国*三友画廊论坛

GMT+8, 2025-9-5 05:07 , Processed in 0.156455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